可燃气体探测器基于气体分子与半导体材料表面的化学反应。特定气体吸附后会改变材料的电阻特性,且不同浓度对应不同的电阻值偏移量,以此实现对目标气体的识别和测量;通过加热至约500℃的小型催化剂珠子实现检测。当环境中的可燃气体与之接触时发生无焰氧化反应,释放热量导致温度上升,进而引起电阻值变化。这种电阻变化可被转化为电信号,用于量化气体浓度。
可燃气体探测器优点:
1.实时监测与快速响应:设备可24小时不间断工作,数据采集频率达每分钟一次,确保及时发现泄漏隐患。这对于预防火灾、爆炸等事故至关重要,尤其在高风险场所如石油、化工等行业中表现突出;
2.高精度定位能力:通过网格化部署和信号强度分析,可将泄漏点定位在10米范围内,提升抢修效率。这种准确定位功能有助于迅速采取措施,降低事故扩大的风险;
3.智能预警系统:建立多级报警阈值,结合历史数据和环境参数,可实现提前预警。管理人员可根据实际需求设置不同级别的警报,以便在危险发生前采取相应措施;
4.远程监控与管理便捷性:整合GIS地图、设备状态、报警信息等功能的远程监控平台,支持PC端和移动端访问。这使得管理人员能够随时随地掌握管网安全状况,及时调度资源进行处理;
5.抗干扰能力强与稳定性高:寿命长、精度高、量程广、免校准、免维护等特点,有效杜绝误报警情况的出现。即使在复杂工业环境中,也能保持较高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可燃气体探测器的测定步骤:
1.准备工作
-选择标准气体:挑选与探测器所检测气体相同的标准气体,例如若检测甲烷,则选用甲烷作为标准气体。将该标准气体充入标准气瓶中,并准确记录其浓度和有效期等信息。
-检查设备状态:确保可燃气体探测器外观无损坏、各部件连接正常,电源充足或供电稳定(如果是电池供电的设备),传感器清洁且未被污染。同时,准备好相关的辅助工具,如流量计(用于控制气体流量)、密封容器等。
2.零点校准(归零操作)
-置于清洁环境中:把探测器放置在没有可燃气体存在的清洁空气中,打开仪器电源,让其预热一段时间,使仪器达到稳定的工作状态。不同的探测器预热时间可能不同,一般按照产品说明书的要求进行操作。
-设置零点:在确认仪器稳定后,通过操作界面或按键将当前读数设置为“零”,即完成零点校准。这一步是为了消除背景干扰和其他因素对测量结果的影响,保证后续测量的准确性。
3.标定操作
-引入标准气体:使用合适的装置以一定的流量向探测器通入已知浓度的标准气体。注意控制气体的流量要符合探测器的要求,通常可以使用流量计来准确调节。
-读取并记录数据:当探测器接触到标准气体后,会显示出相应的浓度值。等待读数稳定下来,然后记录下此时探测器显示的浓度数值以及实际通入的标准气体浓度。
-调整参数(如有需要):根据记录的数据,对比实际通入的标准气体浓度和探测器显示的浓度,如果存在偏差,可根据探测器的使用说明进行参数调整,如灵敏度调节等,使探测器能够准确测量气体浓度。
4.多点校准(可选但推荐)
-选择不同浓度的标准气体:为了提高探测器在不同浓度范围内的测量精度,可以选择多种不同浓度的标准气体进行多次校准。例如,除了低浓度的标准气体外,还可以使用中等浓度和高浓度的标准气体分别进行校准。
-重复上述步骤:针对每种浓度的标准气体,都按照前面提到的引入气体、读取并记录数据、调整参数等步骤进行操作,从而建立起更校准曲线,提升探测器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5.验证与确认
-再次测试已知浓度的气体:在完成校准后,再次使用已知浓度的标准气体对探测器进行测试,检查其测量结果是否与预期相符。如果误差在允许范围内,则说明校准成功;否则,需要重新进行检查和校准。
-记录校准结果:将每次校准的时间、使用的标准气体信息、校准过程中的各项数据以及校准结果详细记录下来,以便日后查阅和追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