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文章  >  2025年度安全生产巡查已启动!shou批安全风险问题曝光

2025年度安全生产巡查已启动!shou批安全风险问题曝光

更新时间:2025-11-14  |  点击率:62

近日,2025年度中央安全生产考核巡查正式启动,由国务院安委会有关成员单位负责同志带队的22个中央安全生产考核巡查组陆续进驻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对2025年度安全生产工作开展考核巡查,11月底完成。截至11月10日,已有10个中央安全生产考核巡查组进驻山西、黑龙江、辽宁、江苏、江西、海南、重庆、云南、甘肃、新疆开展工作。

中央安全生产考核巡查明查暗访shou批现场检查问题已曝光,涉及多领域气体泄漏和气体检测报警装置问题!

1、液化气站安全总监不清楚液化气爆炸极限

考核巡查组夜间暗访某液化石油气站检查。考核巡查组现场核查发现,该站安全生产制度不完善、培训不到位。值得一提的是,面对考核巡查组专家现场提问,该站安全总监对液化石油气1.5%~9.5%的爆炸极限这一应知应会内容,给出了“高于45%,低于16%"的错误答案,且站内无一人能准确回答。通过进一步对现场设备进行检查,考核巡查组发现该站泵房设备漏气。经检测,该泵漏气数值已超出检测仪显示上限。

2、液化气站工作人员均不会熟练使用检漏仪

在甘南州某液化气站。考核巡查组同样检测到该站泵房烃泵漏气,且站内配备的燃气泄漏检测设备不符合要求——两个液化气站分别使用检测甲烷、通用可燃气体泄漏检测设备,而正确选型应当为液化石油气或丙烷泄漏检测设备。专家指出,甲烷检测仪虽可能报警,但易导致探头“中毒"失灵,影响检测准确性。同时,该液化气站只有一台检漏仪,且该站人员均不会熟练使用。

3、安全管理敷衍了事!企业负责人、安全负责人对相关制度不了解

考核巡查组在甘肃明查暗访时,发现某食品有限责任公司存在安全责任落实不到位等问题。

在安全规章制度建设方面,考核巡查组发现该企业存在敷衍了事的行为,虽然曾请第三方公司编制相关制度,但编制的规章制度没有结合企业实际,企业负责人、安全负责人对相关制度不了解,更谈不上使用和落实。

例如,该公司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中,2.10款为“主持制定年度混凝土供应目标"。考核巡查组专家询问企业安全负责人为何会有与企业主业不相干的内容,企业安全负责人没有正面回答。

除了上述问题,考核巡查组还发现该公司新建项目安全生产“三同时"未形成报告并报有关部门备案;冷库门口附近未设置呼唤按钮,冷库外也无呼唤信号显示;燃气锅炉房可燃气体报警控制器显示两处探头有泄漏数值,但没有排查并及时消除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

4、监测报警装置安装位置不正确且未与通风设施联锁

在某酒业,该酒厂部分车间配备了乙醇蒸气浓度监测报警装置,但探头安装位置不正确且未与通风设施联锁;而灌装车间和酒库等关键部位均未设置固定式乙醇蒸气浓度监测报警装置。

考核巡查组专家表示,乙醇蒸气的比重是大于空气的,按照相关要求应该将报警器安装在离地面30~60厘米处,但该酒厂报警器安装位置过高,有的甚至接近房顶,起不到报警作用。

该酒业还存在白酒储罐区与建筑物之间的防火间距不足、白酒成品库未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没有设置消防控制室等问题。

5、气瓶层层堆叠

考核巡查组在检查某燃气有限公司时,要求企业主要负责人打开瓶库区卷帘门。门一升起,只见密密麻麻的液化石油气钢瓶靠墙倒放,共堆叠有7层。

“你们难道不知道气瓶如何安全码放吗?"考核巡查组专家询问企业主要负责人。

“按照要求必须直立码放,但这都是报废的气瓶……我们马上改!马上改!"企业主要负责人很快明白了问题所在。

在叠放的气瓶旁,本应时刻监测泄漏的可燃气体报警器探头,被一个白色塑料袋裹住。专家上前取下塑料袋,发现连接报警器的防爆管也是松动的,已失去防爆功能。考核巡查组随即拉开左侧两间库房的门,同样堆满液化气钢瓶的库房,也未安装可燃气体报警器。

警示

此次中央考核巡查曝光的shou批问题,直击气体安全风险这一关键环节,再次为各行各业敲响了警钟!

警钟长鸣,行动在即! 各生产经营单位必须立即开展自查自纠:

检查“有没有":对照标准,确保所有存在气体泄漏风险的场所(如储罐区、阀门组、管道法兰、密闭空间、喷漆房、实验室等)均已安装适用且合格的气体检测报警器。

确认“灵不灵":定期对报警器进行检定和校准,确保其灵敏度与准确性,严禁设备“带病运行"。

验证“会不会响":定期测试报警功能,确保警报信号清晰、有效,相关人员熟悉报警处置流程。

安全无小事,责任大于天。选用瑶安气体报警器,就是选择了一份专业可靠的安全保障。它以其精准的监测、稳定的性能和及时的警报,为企业构筑起坚实的气体安全防线,让企业的稳健发展得到全天候的守护。

1.jpg

来源:应急管理部、安全永无止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